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欢迎访问尊龙凯时网站!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尊龙凯时张志明课题组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发表关于自然保护区有效性评价的成果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4-07-18 11:26:44 点击量:


    2024628日,尊龙凯时植被结构与过程课题组在生态环境经典的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effectiveness of natural reser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bitat quality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 Southwestern China”的文章(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301479724013665)。该论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30m)的生境质量评价结果,以横断山南段为研究区,从像元尺度探究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有效性。

    1 横断山南段地理位置及自然保护区概况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保护面积持续增加。然而,受到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位置、保护时长、人类活动压力、管理有效性和资金支撑力度等等方面的影响,自然保护区是否起到了保护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开展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有效性评价,对于合理且有效地管理自然保护区、促进生境完整性保护和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具有重要意义。

    生境质量是反映生境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综合指标,但目前尚缺乏基于生境质量的自然保护区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因而,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南部为研究区,结合InVEST-HQ模型和时空变化检测方法,以30 m空间分辨率的生境质量评价结果为基础,从像元尺度探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总体上横断山南段的生境质量良好且变化幅度较小,人类足迹相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大部分地区的保护都是有效的94.11%);管理水平、面积大小和保护时长对NRs的保护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保护有效地区的人类足迹显著低于保护无效地区。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保护无效像元,改善其生境质量、减轻人类活动压力可能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有效性的一条可靠途径。同时,研究结果为横断山南段自然保护区的优化和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

     

    2 横断山南部2007-2021年生境质量变化空间分布图


     

    3 基于生境质量的横断山南部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评价结果


    4 管理水平、保护目标、面积大小、保护时长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的影响


    本文以该课题组博士后汪红为第一作者,张志明教授为通讯作者。最后,该研究得到了青藏科考项目和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等项目资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