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欢迎访问尊龙凯时网站!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当前位置:
高建军
作者: 来源: gaojj@cqlty.com 发布时间 : 2021-03-23 10:28:02 点击量:

高建军,男, 博士,19703月生,甘肃景泰县人。现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果蝇分类和系统进化研究,针对所关注的一些典型类群开展了一系列繁殖生态学以及形态多型性进化研究。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子项目10余项;迄今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4(含SCI期刊论文52

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1)果蝇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对我国及周边地区开展了持续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发表果蝇新种250余种(其中作为命名人描述160余种),对一些关键类群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发育研究,为其分类修订及相关进化分析提供了重要参照(例如Gao et al. 2011, Mol. Phylogenet. Evol.; Fu et al. 2016, Zootaxa)。

2)拱背果蝇Lordiphosa性梳(sex-comb)的进化:与合作者一起对性梳在一系列拱背果蝇物种内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证明该结构在拱背果蝇内独立起源,表明双性基因dsx组织特异性表达的二次丢失导致了性梳在该属物种sp.3内向单型状态的回复,结果提示性别特异性特征的获得/丢失是生物表型多样性的重要来源(Gao et al. 2022, Evolution)。

3)基于对数千个黑腹果蝇家系内的种系突变数目及每个独立突变的频率的估计解析了该虫自受精卵开始的致死和近致死种系突变的速率及其时序模式(参与了实验设计,负责实验实施及结果解析等;Gao et al. 2011, PNAS)。

4)芋果蝇的繁殖生态学:与合作者一起,对利用龟背芋亚科和天南星亚科植物花/序的芋果蝇属(Colocasiomyia)一系列物种开展了系统分类和繁殖生态学研究,揭示了芋果蝇与寄主间密切的传粉互利共生模式,以及芋果蝇基于对不同寄主类群的利用而产生的、在形态、行为以及繁殖策略上的分化(如Li et al. 2014; Shi et al. 2019, Eur. J. Entomol.Zhang et al. 2023, Zootaxa)。

 

联系方式

E-mail: gaojj@cqlty.com

 

学历

l 1991.91995.1: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专业学习,获学学士学位

l 1996.91999.7: 西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学习,森林保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

l 1999.72003.7: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理学博士学位

 

主持或承担的科研项目

l 20122015年:国家基金委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双鬃果蝇属(双翅目:果蝇科)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项目负责人:高建军,经费50万元

l 2016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凤仙花访花果蝇的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项目负责人:高建军,经费67.2万元

l 20212024:国家基金委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芋果蝇卵丝季节性多型及其环境预示信号探究,项目负责人:高建军,经费35万元

 

社会兼职

l Entomological Science编委2016

 

年发表主要学术论文

1) Xiao L, Li NN, Yang LK, Li JL, Gao JJ* (2022) Evolution of the Colocasiomyia gigantea species group (Diptera: Drosophilidae): Phylogeny, biogeography and shift of host use. Insects 13, article 647

2) Gao JJ, Barmina O, Thompson A, Kim BY, Suvorov A, Tanaka K, Watabe H, Toda MJ, Chen JM, Katoh TK, Kopp A* (2022) Secondary reversion to sexual mono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tissue-specific loss of doublesex expression. Evolution 76(9): 20892014

3) Shi T, Toda MJ, Takano KT, Yafuso M, Suwito A, Wong SY, Shang SQ*, Gao JJ* (2019) A review of taxonomy and flower-breeding ecology of the Colocasiomyia toshiokai species group (Diptera: Drosophilida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Indonesia, 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2019, 116: 341–361

4) Fu Z, Toda MJ, Li NN, Zhang YP, Gao JJ* (2016) A new genus of anthophilous drosophilids, Impatiophila (Diptera, Drosophilidae): morphology, DNA barcoding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with descriptions of thirty-nine new species, Zootaxa 4120(1): 1–100

5) Gao JJ#, Pan XR#, Hu J, Ma L, Wu JM, Shao YL, Ai SM, Liu SQ, Barton SA, Woodruff RC, Zhang YP*, Fu YX* (2014) Pattern of mutation rates in the germline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ales from a large-scale mutation screening experiment, G3: Genes, Genomes, Genetics 4: 1503–1514


上一篇:陈哲
下一篇:韩佳嘉

回到顶部